|
贵州小辣椒 红火大产业 日期:2003-10-31
在一家新闻媒体最近公布的“2002年度中国纳税百强”和“2002年度中国私营企业纳税50强”排行榜上,人们发现,过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———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,以年度纳税4781万元的佳绩,名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50强第五位。一个以小小辣椒为主的企业,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佳绩,引得业内人士啧啧称赞。 贵阳老干妈辣椒系列产品的日益红火,是贵州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。记者日前从贵阳市南明区国税局有关部门获悉,今年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又有了新的发展,1月~9月该企业实现增值税、所得税超过5000万元,预计今年入库税收将突破7000万元。 近年来,贵州省辣椒产业的发展壮大,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亮点。昔日不起眼的小辣椒,如今做成了呱呱叫的大产业。贵州出产的辣椒,素以水分和纤维素含量低、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,香辣结合、香味突出、回味深长而著称。贵州省辣椒产地主要分布在遵义、绥阳、湄潭、花溪、黔西、大方、台江等县市。其中又以遵义的朝天椒、花溪的平板椒、黔西的皱皮椒、台江的线椒最为有名。绥阳的朝天椒是全国7大名小椒之一,获出口免检待遇。 在我国西南地区,辣椒一直是老百姓日常需要量很大的蔬菜。在云贵川各省,素有“无辣不成菜”之说。而过去,民间老百姓大多是以辣椒直接入菜,很少把辣椒作成制品拿到市场去销售。贵州辣椒的火爆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。那时,以辣椒为主要作料的重庆、四川火锅风靡市场,使辣椒的需求量大增,为贵州省的优质辣椒迅速打开了销路。贵州省的一些企业抓住商机,迅速研制出符合人们各种口味的高附加值辣椒制品占领市场。像“老干妈”、“风辣子”、“好花红”等,都是现在国内叫得响的牌子。就这样,贵州辣椒的美名不胫而走,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产品。 辣椒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,通常农民种植辣椒的经济价值比烤烟和其他经济作物要高,一般每亩收入700元~800元,高的可达1000元以上。据有关资料统计,1998年,贵州全省辣椒种植面积还不到100万亩,2002年种植面积已超过了180万亩。辣椒生产的大发展,带动了辣椒市场的建设。遵义虾子辣椒市场刚建立时仅有数千平方米的场地,如今已发展到2.8万平方米。2002年,该市场交易量超过4000万公斤,交易额达2.8亿元,成为目前国内经营环境最好、年吞吐量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,被人们称为“中国辣椒城”。 近几年来,贵州省的辣椒制品加工业不仅自身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,而且使贵州省的食品制造业产值大幅度增长。从1999年开始,贵州省食品制造业的产值平均以50%以上的速度增长,仅辣椒制品一项,2002年的产值和税收就达到8亿元和7000万元之多。辣椒制品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。辣椒制品的主要辅助材料有菜油、黄豆、生姜、香葱等等,使用最多的是菜油。按照目前贵州辣椒制品的生产规模,就可以对近百万户农民增收致富产生积极作用。同时,辣椒制品的发展还拉动了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。 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,贵州省要实现辣椒产业更大更快的发展,还有许多工作要做。业内人士称,只有不断提高辣椒制品的内在质量,产品才具有更大的竞争力。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大科技开发力度,大力发展精细加工,并使之工业化、产业化,这样才能把贵州辣椒产业做大做强。 |
|
|
|
|